项目施工技术总结10

2023-10-09 09:05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1

1)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分公司建立了总工程师和工程技术部的两级管理体系,对各项目的技术工作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对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方案进行统一研究、制定和审查,并及时报告。公司及时审批、发布、执行。技术部人员具体负责各专业项目的工作。总工程师每天进行工程技术检查,并对技术工作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指导,充分体现了技术工作的速度和效率。有专人管理档案图纸、技术文件、规范标准等,使用程序和应用时效性完全符合技术要求和管理体系控制要求。施工过程中所有管理记录均填写完整,三个项目部能够实现物理管理和技术管理同步进行。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对于分公司承​​接的所有项目,在开工前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及时报公司批准并报监理方案确认,符合程序规定。工程过程中,施工人员能认真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并以节约成本、保证质量为目的,对关键环节的设计变更和工艺技术控制进行论证调整和完善,以达到设计要求。要求和规范标准,杜绝违法建设。发生了。

3)专项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在建项目共制定了3个专项规划。大学城制定了深基坑围护建设专项规划。通过认真落实该计划,达到了预期效果。结构安全可靠,确保结构材料的安全生产工作;南运河大桥针对现场全焊钢梁工艺制定了专项方案,通过焊接试验达到了全焊透一级焊缝的设计要求。河道钢梁吊装专项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梁位布置,吊装工作完成准确,误差小。位置、标高、间距、实施到位,符合标准要求。

4)冬季施工措施:目前进入冬季施工阶段,自有工程大学城泵站及外部管网建设已完成,冬季仅进行成品保护工作。南运河大桥工程针对钢结构焊接、桥面混凝土等冬季施工薄弱环节,制定了措施。减少温度应力损伤、加强隔热和热继电工作是目前关键的技术实现。

5)各项施工技术交底落实情况:主要开展施工方案交底工作、各工序工艺措施标准要求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图纸联合评审、组织设计交底工作。披露内容较为完整并已归档管理,并已得到全体参与人签字确认。特别是对技术质量与安全控制交叉的环节进行重点披露和详细安排,确保工艺质量和运行安全,从而实现成本控制。 ,减少隐患的目的。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2

关键词:工程建设、技术管理、管理体系、成本

简介

工程建设技术管理是对工程建设的技术活动及构成施工技术的各要素的计划与决策、组织指挥、控制与协调。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中,随着承担的工程性质和数量的增加,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变得越来越重要。技术管理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障和支持,关系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探讨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管理。

1、建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实行项目经理领导下的总工程师负责制,并以此构建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遵循公司、项目部、施工队三级技术管理制度,对技术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明确了各级技术管理职责、管理内容和要求。项目部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设置技术岗位并配备专业工程师,施工队伍配备技术人员和测量人员。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项目部的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体系工作。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代表项目经理组织领导项目质量,并接受上级技术负责人和主管部门的领导。

2、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技术管理体系不完善、技术管理薄弱,会直接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内容,明确各级人员之间的组织关系,有利于提高技术工作质量和责任意识。落实技术人员责任,规范和协调各级技术人员期间的工作行为,规范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使技术管理工作有章有法,从而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工程项目的质量。

针对工程项目建设阶段,从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工程收尾、工程竣工验收及移交阶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完善并落实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施工图审阅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设计变更与材料替代管理制度、过程控制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日志制度、施工技术总结制度、通过实行制度化管理,将技术管理基础工作做细、落实,确保工程顺利竣工。

3、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化

实施技术管理标准化,统一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程序、技术流程、方法,提高技术管理效率,使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工程建设项目组成部分可分为单元项目、分部项目和子项目。在同类工程中,许多分支工程、子工程的施工程序、技术操作要求和方法基本相同,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项目的建设,分别编制各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各子项目的技术简介。然而,建设工程内容中存在相同或共同规则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必然会导致技术人员在准备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占用技术人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针对这种现象,实施标准化管理,会减少技术人员的重复劳动,避免工作中的失误,使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场技术管理工作中。

对工程中各子工程,在总结具有共同规律的施工技术的基础上,编制通用的子工程施工方案、统一的施工技术标准和专项技术交底,并分别编号,纳入企业技术管理标准。在实施技术管理标准化过程中,应注意不同项目的特殊性。子项目如有特殊技术要求的,应补充相关文件。企业应及时进行修订,以满足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4、注重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1. 项目建设勘察

工程现场勘察和施工勘察是做好工程项目技术工作的基础和前期阶段。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因此,该项目建设复杂且独特。施工初期应充分了解项目的概况和特点,并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如项目当地的自然条件、当地的环境条件、材料市场和机械供应等,道路交通、周边建筑物和施工区域条件等,使现场勘察更有针对性、更经济,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2、施工组织设计及准备

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工程合同、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标准规范以及业主和设计相关工程文件等编制,并应充分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勘察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借鉴同类工程的成熟经验,充分发挥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的潜力,提高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参与意识,并划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职责。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质量。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详细图纸审核

审图要求要组织领导、分步实施,严格执行审图制度。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和建设工程关键部位的质量,并审查其有效性、完整性、正确性、合理性。

5、加强施工阶段关键工序技术管理

分解项目结构,按子项目设置关键流程控制点。施工前应做好技术交底,提前向相关人员讲清关键工艺流程、施工重难点、详细处理措施、隐蔽​​工程、质量要求等。技术人员要及时跟踪检查,督促关键工序的执行情况。现场检查和见证,使过程监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同时,保存施工过程中的检查等相关工作记录,确保工艺数据完整、及时同步。我们还注重总结关键施工工序经常发生的质量事故和常见问题,提前做好质量防控工作。

6、加强技术管理,降低成本意识

工程造价目标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每一个成员。强化技术人员责任成本意识,强化责任成本,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一是保证施工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必须优化和选择技术方案。在方案比选中,采用数据语言来体现方案比选指标的量化。项目建设方案必须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其次,技术人员要特别注意施工过程中项目签证和变更索赔的管理。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签证主要针对施工图和设计变更确定的项目内容,不纳入施工图预算或预算固定费用征收。对于包含施工实际费用的施工内容,应当及时、完整、规范办理施工签证。在结算过程中,对以往工程项目结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便改进。例如,针对项目签证,我们结合预算人员的专业意见,突出签证要点,方便项目落户。

7. 结论

只有推进工程建设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规范化,建立科学规范的技术工作程序,充分调动项目组织中的施工技术资源,总结和积累技术工作经验,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重要性。项目管理工作中的管理。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增加项目效益,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参考资料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3

关键词:工程总承包;质量;技术

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组织和实施工程项目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业主可以有效控制投资、规避工程风险,施工单位即总承包商也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程总承包从无到有,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目前我国工程总承包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多数建筑企业的总承包仍仅限于施工总承包,真正意义上包含设计阶段的工程总承包还很少。这是我国的体制缺陷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局限性造成的。这种现象对于设计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设计院总承包的整体综合优势

随着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的不断推广,不少设计院基于工程建设市场的客观需求,开始加入工程总承包队伍。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们从工程总承包的实践中了解到,从事工程总承包的设计院在人员配备、技术创新、工程造价、工程质量、项目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整体优势。

1. 1 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紧密配合,打造精品工程

设计、采购、施工均在一家公司进行。设计工程师、采购工程师、施工工程师可以随时交流,充分交流技术,取长补短。这可以有效克服以往设计、采购、施工分离、分属不同公司的情况。相互制约、脱节的矛盾,可以有效避免设备采购和施工中因对设计意图理解不完全而产生的错误和问题。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工程师可以与采购和施工管理人员充分沟通,首先使整体布局科学合理,从方案中克服设备制造和施工技术上的不合理性,从工艺上进行选择方案取得满意的效果。满足工艺功能要求、满足制造和施工合理性的最佳解决方案。在详细设计阶段,可以随时认真听取细节方面对制造和施工的建议,不仅使工艺设计技术合理,而且使制造和施工技术合理,并进行详细的优化设计,进一步体现了三位一体技术(指设计、采购、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设计、采购、施工能够科学合理地深度交织,综合考虑设计、采购、施工过程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打破常规,充分结合研究、找出项目建设的关键路径和关键路径。对于主要节点,完成方案设计后,对于那些制造周期较长的标准设备,设计可以尽早提供采购技术信息;对于制造周期长的非标设备,尽早制作订货图纸;作为前期施工的依据,参考类似项目经验提前设计;为了尽早准备大批量、特殊的施工材料,可先准备备料材料;采购和施工人员也可以在不改变设计意图的情况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优化设计。这样,设计、采购、施工紧密配合、相互支撑,形成优化的网络方案,在关键路径上奋力拼搏。对于非关键路径,可以合理安排资源支持关键路径工作,显着缩短项目建设周期。而且,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后,公司不仅能积累设计经验,还能积累采购和施工经验。总结后,类似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可以用于下一步工程项目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改进方面,可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水平,整体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为打造优质工程项目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节约社会资源,实现多赢,为业主早日盈利创造条件,使项目建设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1. 2 有利于控制工程建设成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设计院从事工程总承包业务。拥有大量专有技术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技术方案的优化来减少投资。设计院改制为工程公司从事工程总承包,可以使设计工程师更加注重建设工程的投资,优化总图布局,使设计的总图方案不仅能实现合理工艺流程、工艺布局、物料流程,也简化了各种介质流程,使操作更加经济,达到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方案优化、专业间沟通、协调优化等多层次优化,以及工艺布局、工艺配置、工艺装备和先进技术设计优化等多层次优化,可以降低成本、节省投资。每个专业的。从事工程总承包的设计院可以实现集中采购,为优秀分包商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和订单吸引,形成紧密有效的供应链,从而降低采购价格。在施工管理方面,我们可以依靠强大的设计技术来优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

1. 3 有利于工程设计改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过去,设计院只做设计,设计工程师很少参与采购和施工过程。设计院改制为工程公司,从事工程总承包业务。设计工程师参与采购、施工、调试的全过程,与相关市场保持密切联系,对制造和施工中的技术要求有更清晰的了解,可以直接将问题和经验教训应用到后续的持续改进中工程设计水平不断提高。采购和施工工程师也可以更多地了解设计技术,提高采购和施工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设计、采购、施工工程师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技术水平,使工程项目实施实践成为技术进步、技术创新、自主集成的源泉。使企业拥有技术创新、自主研发、自主集成研发的不竭动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动科技进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 4 可以让业主公司的技术骨干专注于提高产量,提高效率

具有设计功能、专业设施齐全、技术实力雄厚的工程公司,可以使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实施有技术保障。他们不再需要走从生产一线临时抽调技术骨干组建施工队伍的老路,从而避免了对施工的影响。该装置生产正常,存在项目末期抽调的关键技术人员安置困难的问题。对于技术实力相对薄弱的建设单位尤其如此。

1. 5 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设计院可发挥项目总体控制优势,全面掌握项目全过程、全方位进展情况;通过专业细致的分析和管理,最大限度地整合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实现资源变现。优化组合,使进度、成本、质量、安全控制在既定的目标值范围内;有利于培养懂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工程业务、善于沟通的综合性人才,从而提高项目整体实施水平,加速与国际标准接轨。

2、设计院从事工程总承包的注意事项

我国工程总承包业务在开拓市场、提高施工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客观地说,绝大多数对外承包工程仍处于中下游水平。对于设计院来说,他们的核心业务仍然是实际业务。与国际工程承包商相比,设计院在总承包工程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战略管理的结构理论分析,这些差距与内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密切相关。

2.1 组织结构。

多个项目的运营管理对应着矩阵式的组织结构,而国内传统设计院往往是职能型或不完整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在职能架构下,各独立业务单元以分散的方式运营总承包项目。医院层面没有主要部门负责总承包业务的运营和管理。在这种分散的经营模式下,很难保证各业务单位都从事总承包业务。有效的商业投资;矩阵结构是现在常用的结构。其组织形式是职能型组织和项目型组织的混合体,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组织。但我国设计院组建的承包工程管理部门尚不能有效运作这种组织形式。他们往往集中项目管理办公室、采购部、工程部、营销部来运作总承包项目。由于历史原因和业务稳定性考虑,与总承包项目关系最为密切的设计部门并未纳入统一的项目管理体系。这将设计业务部门与EPC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其他部分分开。这必然会导致项目策划和控制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项目的价值创造。

2.2 业务流程。

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业务流程的流畅性。对于国内大多数设计院来说,项目采购、施工、开车等模块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都比较完善。然而,由于设计模块没有纳入项目管理体系下,EPC项目的设计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合作成为了问题多发的领域。而且这些问题往往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EPC项目经理来说,他们的管理职责仅限于部分采购、施工和启动阶段。很难真正协调项目的整体控制。如果抛开设计部分,简单地梳理一下项目管理的流程体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梳理项目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规范和优化项目管理流程的某些方面,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EPC项目控制问题。

2.3 人力资源。

与国内很多同类公司类似,该设计院的主要业务骨干均在设计领域工作多年,但在EPC项目管理各方面并不具备丰富的经验。由于聘请大量外部EPC项目管理人员不太现实,设计院往往采取内部培训相关人员的方法。接到项目后,抽调部分人员从事EPC项目管理,是一种比较灵活、实用的方法。然而,在EPC业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这种“临时建队”方式下的人力资源无法满足EPC项目的需求,EPC项目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另外,由于没有提前进行职能架构、制度建设等业务建设工作,没有满足业务需求、职责明确的组织架构,也没有相应的业务运作流程,难以有效建立业务流程。项目绩效考核及薪酬体系。其结果必然导致组织管理混乱,极易冲击原有勘察设计业务体系。虽然将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暂时转移到项目部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理问题,但总承包业务仅仅停留在个人能力层面,而没有转化为组织知识和组织能力。这对于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建设非常不利。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4

关键词:咨询设计企业;项目自我评估;项目建设;项目投资效益;项目咨询与设计

CLC 分类号:F014 文档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09) 09-0073-02

项目建设包括项目决策咨询(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实施(初步设计、招标、施工图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后评价等。项目后评价是建设项目的重要环节。 ,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对项目立项、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全过程进行的系统评价;前期咨询(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作为基本建设(初步设计、招标、施工图、竣工图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咨询设计的评估也是项目后期的工作之一咨询设计公司对所承接项目的前期咨询设计进行自我评估,主要是总结已完成工作的经验教训,以不断提高咨询设计水平与建设项目后评价不同,包括项目咨询设计后评价,项目后评价中前期咨询设计的评价是由第三方按照基本要求进行的。虽然评价的结果和教训对于咨询设计公司总结经验教训有很大帮助,但由于我国的建后工程,评价主要针对大型项目进行。大多数咨询设计公司承接的中小型项目无法通过工程后评价对所承接的项目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因此,咨询设计公司采用自我评价的方法总结承接项目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正义。

1. 评估的重要性

由于前期咨询设计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投资效益影响重大,甚至决定工程的成败,而建设工程具有单件、复杂、工期长的特点,因此,前期咨询设计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投资效益影响很大,甚至决定工程的成败。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工作中,即使是最好的项目,项目的可行性、实施方案与实际情况之间也存在误差。因此,咨询设计公司应做好项目前期咨询设计的自我评价和总结工作。通过前期咨询工作中的方案选型和经济可行性分析,对已实施的设计方案与原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总结,以及对项目的回顾和预测的对比分析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实际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建立项目自评资料档案,是提高咨询设计企业咨询设计技术水平的重要环节。目前,咨询设计公司在项目实施后向项目业主提供的设计总结报告一般都是满足竣工验收程序的设计文件。大多数情况下,项目前期的咨询和设计结果并没有系统的评估和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往往只存在于主要项目负责人的头脑中,而没有被单位所积累,不利于单位技术进步和竞争力的提高。由于我国加入WTO后面临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挑战,拥有技术资源和核心技术的单位是咨询设计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咨询设计公司只有拥有技术人才,做好项目前期咨询和设计成果的自我评估,不断总结自己的项目经验,积累丰富的技术资源,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利用好技术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在前列。

2. 评审时间、方式、内容及方式

由于前期咨询设计工作的自我评价主要是咨询设计企业在工作完成后的自我总结和评价,因此如何选择其评价的时间、方法、指标和内容是咨询设计企业评价的关键。开展这项工作。

(1) 评价时间

项目后评估时间一般选择在项目达到生产能力后。咨询设计公司对项目的自行后评价可以在项目达产后与项目后评价同时进行,也可以等到项目后评价完成后进行。 ,根据项目后评估结果并结合本单位的情况。

(2) 评价方法

前期项目咨询工作的自我评价主要是验证咨询设计企业在项目决策阶段推荐的解决方案所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行性;项目设计的自我评价主要是对原设计与实施后技术方案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可以使用以下评估方法:

1、前后指标对比分析方法。在初步咨询设计主要特性指标和实施后的实际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

2、价值工程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前期咨询工作、原始设计与实施后的实际结果之间的价值和功能指标进行评估和总结,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通过评估项目是否实现了最优功能,从而评价项目的合理性早期项目咨询和设计结果。性别。

(3) 评价内容

咨询设计企业对前期咨询设计工作的自我评价,主要是验证前期咨询工作中各项指标的选取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设计成果实施后是否满足技术、安全、经济、环保等要求。因此,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评估:

1、前期咨询工作成果评价。项目建议书是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是否可行的主要技术文件。在前期咨询工作中,咨询设计公司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程序和规范,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结合自身技术水平和经验,提出不同的方案。通过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安全、社会环境等进行可行性分析,向投资者推荐科学合理的建设实施方案。因此,初步咨询工作结果的边界条件是基于假设和预测的。项目实施并投产后,咨询设计公司在前期咨询工作中必须处理项目市场预测、项目规模、工程及设备方案、投资估算、融资方案等。只有通过验证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环境和社会评价等指标,评价建设方案的实际可行性和偏差,才能判断前期咨询工作的结果是否科学、合理、经济。 (一)市场预测指标评价。通过项目市场现状调查、产品及需求预测、产品价格、市场竞争力、市场风险分析等指标的验证和再评价,评价咨询工作前期所选指标和预测方法的科学性。咨询工作的早期阶段; (二)项目规模指标评价。通过对项目投产后实际生产情况的分析,验证了前期咨询工作中资源条件、建设规模、选址论证的合理性; (三)工程及设备方案指标评价。项目投产实际运行后,分析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选型、工艺流程是否符合要求,项目安全、先进、经济、节能、环保等目标是否实现; (四)投资估算和评价。通过对实施后的工程总造价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前期咨询工作中的工程估算单价、工程内容和工程量等工程造价预测是否合理; (五)融资方案评估。通过项目实际资金的组织和运作,分析前期咨询工作中提出的资金来源选择、资助方式、融资方案是否可操作; (六)财务评价。通过对项目投产后实际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的分析,验证前期咨询工作中选定的财务评价的基础数据和参数选择、销售收入和成本测算以及财务评价的可靠性。财务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 (七)国民经济评价。项目实施后,分析前期咨询工作中国民经济评价选定的范围、内容、参数、指标对国民经济的实际影响; (八)环境与社会评价。通过分析项目投产后的实际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估前期咨询工作中选取的评价指标、内容和方法的可行性。

2.调查结果评价。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勘察测量结果是保证前期咨询工作和设计科学合理的基础。通过对比项目实施后的实际情况,分析项目实施后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原勘察结果的结论之间的差异,并对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

3.设计方案评估。 (一)技术评价。通过对实施方案与原设计方案的分析,比较实施方案与原设计方案的工程规模和功能的差异,分析总结实际方案的技术创新点、专利技术的运用、现有设计缺陷等; (2)经济性评价。实施方案实际运行后的经济效益是验证项目是否最优的主要标准。通过将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与原经济效益计算分析进行比较,总结原经济分析指标的合理性和财务指标的可行性,并确定计算方法。指标与实际指标之间的误差; (3)安全性评价。通过对项目实际投入运营后的安全绩效进行分析,总结设计方案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绩效; (四)环境影响分析。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项目实施后,在技术、经济上可行的情况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在设计方案的控制范围内; (五)社会影响分析。分析实施方案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实际影响与原设计方案的社会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4.评估设计工作的质量。 (一)对勘察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各阶段成果是否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计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设计错误等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工期延长或者超出原概算的; (二)设计图纸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和施工进度; (三)设计是否在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法规和指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和施工工艺要求。

5、业主对项目设计的意见。设计单位的宗旨是为业主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和规范的前提下,工程技术人员应充分考虑业主的意见或建议,并将其融入到整个项目中,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目标。因此,全面收集业主对项目设计方案和设计服务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总结,也是项目设计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

6、勘察设计成本核算评估。统计实际勘察、测量、设计费用,并与计划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

7、业主评价。统计业主合同履约率,评价业主信用,建立业主信用卡档案。

(4) 评价方法

由于咨询设计公司对项目前期咨询设计成果的自我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咨询设计公司只有选择合适的工作方法才能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可以使用以下评估方法:

1、独立评价方法。咨询设计公司可以设立独立的评估部门,对其承接的项目进行自我评估和总结。

2、相对独立的评价方法。咨询设计公司的技术质量部门不仅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还根据工程质量评估结果对工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3.自我评价的方式。由项目负责人牵头,结合项目竣工验收或项目后评价,组织项目参与方对项目进行自我评价。

3. 结论

咨询设计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咨询设计企业不断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还要求咨询设计企业不断总结和评估已完成项目的初步咨询设计成果,并通过总结经验指导新项目。 ,吸取教训,防止同样的错误发生。因此,加强咨询设计企业所承接项目的自我评价和总结,是其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应积极推动。

参考资料

[1]王光浩,周健。项目后评价方法探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

[2]金涛.浅谈工程项目后评价[J].重庆建筑,2005,(5)。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5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筑项目;施工技术;计划

在社会主义经济背景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必须坚持高科技导向,市政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经济规律。目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还比较落后,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及时调整和改进,以实现推动市政建设技术发展的新目标。

1、施工技术方案分类及内容

一般来说。施工技术解决方案大致可分为三类。

1.1施工组织设计

为了满足投资者的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编制一份安排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活动的指导性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其主要职能是根据合同要求的工期、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协调施工进度和程序,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使工程施工在规定的条件下有序进行。最好的条件。 ,以获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1)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选择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进度表;选择有效的施工劳工组织方法,包括现场组织结构;选择经济技术先进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工具;制定总体技术方案和重大技术方案;批准所需人力、工程机械、材料数量并确定供应计划;确定建筑总体布局;生产、辅助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等审批;施工组织设计还应包括项目要求所实施的各种管理程序、质量控制程序、调度和协调等,最好还附上这些程序运行过程中使用的表格。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保证整个建设工程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交付生产使用;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根据生产设备调试顺序、工程规模、施工难易程度安排施工计划;充分利用施工作业地表和施工空间,采用平行流线,合理交叉作业,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争取时间;关注施工季节变化,合理安排冬季、雨季施工项目和措施;实行机械化、预制化、装配化、工厂化建设。

1.2 单体施工技术方案

(1)单项施工技术方案的内容: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施工方案,逐项编制各单项工程的详细施工技术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技术组织措施;还包括各单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技术、人力、机械、材料等的布局和调动等。单项施工技术方案必须充分体现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技术方案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并达到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综合效益。

(2)编制单项施工技术方案的原则:单项施工技术方案要保证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工期、质量的要求。施工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有利可图相结合;按照生产装置投用次序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按照施工对象的质量要求,尽早培训专业技术力量;施工机具的选用要符合经济先进的原则;物资储备供应与施工进度相适应;开展机械化、预制化、装配化、工厂化作业,减少现场作业时间;确保安全施工,尽量减少高空作业;采用平行流水、主体交叉施工法和组织均衡施工作业;考虑现场气象条件,安排好冬季、雨季施工措施,以增加施工作业时间;按照各工种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特定技术要求,制订相应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体系等。

1.3施工技术管理程序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程序主要包括:总图管理程序,图样、资料及标准化管理程序,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和审批程序、开工程序、图样会审程序、中间交接程序、竣工验收程序等。这些程序也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制订,并作为施工技术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2、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施工技术方案的分类可见,施工技术方案贯穿于施工准备、施工及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不仅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整个项目施工提出科学的规划和预见,而且直接指导各项施工活动的实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劣,对施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优化的施工技术方案,在技术上必定是先进的和可行的,在组织管理上必定是严格的和科学的,由此决定的施工水平一定是高的,质量、速度和成本的综合效益也是好的,施工技术方案是项目施工中能否取得综合效益的基础工作之一。

3、施工技术方案优化

3.1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目的

基本建设是国家扩大再生产、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要在控制基本建设质量和成本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施工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阶段,施工时间大约占项目建设周期的50%,,在质量和成本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搞好施工对搞好基本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开发、采用新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过程。必须改变过去施工靠拍脑袋、凭经验的旧作法,建立起科学的数理优化系统,要使技术落后、效益低下的施工部门成为现代化的生产企业。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必将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装备水平,同时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人才的开发培养。反过来,人员素质的改善和技术管理人才的涌现也会大大加速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由此形成施工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其结果必将提高基本建设的综合效益,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施工企业本身提高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2施工技术方案优化的程序和方法

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应遵循一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使优化更加科学化。一般的程序和方法简述如下:

(1)了解和研究优化对象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为例,必须详细了解和研究建设项目的内容和施工合同,了解现场各种条件,查阅设计文件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还要了解项目的工期,技术关键和技术难点等。从施工承包单位说,还必须了解总承包单位及建设单位的各方面情况,例如管理能力和水平,能提供的机具和其他条件,对施工承包单位采取的承包方式及管理方式等。这些内容都是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的基础条件,必须深入准确细致调查、研究,如果发生差错,将直接影响优化质量。

(2)如果优化对象与过去承建的项目相同(或相类似),查阅和研究历史资料就格外重要。要注意,查阅研究的资料应是实际发生的原始记录,而不是计划性的资料;特别要对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鉴定和判断。

3.3制定总体方案

在了解和研究了两类资料之后,做出完成施工活动的总体方案,包括总体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并且这种总体方案最好制定两个以上。

3.4总体方案分析比较

首先与类似施工活动的总体方案比较,然后对新制订的两个以上的总体方案进行比较。比较时尽量采用数理方法,至少要用分项打分综合评分法。分析比较后做出结果报告,提交技术部门或技术委员会和技术负责人审查,经领导批准后执行。

3.5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督促,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并将原始记录作为实施过程中分析研究问题的依据,还要供今后参阅。例如,现场组对1台50003氨罐,要详细记录下各项技术方案的执行情况,诸如执行过程中对方案所做的补充和修改,总体方案使用时间,耗用各类工种工时,各类机具台班,采用的临时措施和临时设施,消耗的施工材料及成本决算等。

3.6完工总结报告

完工之后应有一个完工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总工期实际进度表、总人力消耗、机具台班、物资消耗、材料采购,当地资源使用情况、采用的新技术、质量评定、安全事故总结、临时设施情况、工程决算报告等。这类完工总结报告是―个施工企业的基础工作,施工一开始就要抓这项工作,做出真实准确记录。长期的资料积累和数据分析将会大大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工程施工;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建筑行业作为基础设施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如何有效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它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科学管理制度。为了增强各岗位技术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必须明确他们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要求评估标准、考核办法、责任承担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技术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促进技术业务和技术管理水平,且不断提高。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及意义 1.1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为前提,采用管理的职能,以促进建筑施工技术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以及行业内标准,组织建筑施工技术工作,保证整个建筑施工的工程符合技术规范和要求,从而高质量的完成施工工程的任务,达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建筑工程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协调性操作工作,是多种技术交叉与应用的过程,包括图样的审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监督检测、项目验收等,因此技术管理步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建筑施工过程有其特有的属性,同时随着建筑工程领域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工程的结构会随之更加复杂,功能更加特殊,装修要求也更富有创新性,因此技术水平也会随之有更高的要求,以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其次,建筑工程过程的好坏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信誉之间是存在直接关系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掌握一定的技术装备,具有一定的技术力量,才能有效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技术管理的意义 在一个项目工程的施工当中,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办法,把国家有关的技术法律法规作为依据从技术上来指导相关工作,有条不紊的组织各类技术工作,让这些工作能够有序的顺利的展开,在展开工作的共识确保其在技术上的合法和合理,要完全符合行业规范,这样才能提高整个项目的施工效率,让质量、速度、经济达到完美的提升。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管理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是满足客户对质量需要的关键保障,因此,最重要的是建立全面和科学的技术管理体系。为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每项工程应从招投标至竣工验收整个工程实行科学管理;另外,制订工作需要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图纸会审制度、技术文件审批制度、技术交底制度等,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及良好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工程中的问题,促使技术人员各尽其责,尽量保障项目或产品的质量。在建筑业实行总分包的体制下,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总包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往往还涉及到各分包单位的协同配合,还有的要与平行承包单位在技术上的沟通和必要的衔接,因此,施工现场的技术组织管理体制从广义上说:就该以工程承发合同结构所确定的管理关系建立起以总包为核心的总分包密切合作,总包指导分包,分包依托总包联动运行的技术工作机制。

2.2 关于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对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及其质量及其重要,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不论整个工程施工还是各分部分项工程都需要及时并准确进行技术交底。隐蔽及特殊工程更离不开技术交底工作,必须强调成品保护、基础施工技术要求、容易发生质量事故的部位以及建筑材料的相关要求;注重新结构和新工艺。技术交底顺序是上级向下级交底: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下级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技术交底,工长、班组长向工段、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层层技术交底井井有条,能让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工程的设计意图、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点。使工程项目按合同质量要求及工期要求及时竣工,可见,技术交底工作是为用户提供满意的建筑产品的必要条件。

2.3确保足够技术投入,施行绿色建筑施工 技术投入包括人力投入、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技术人力资源主要是企业应拥有相当比例的高文化程度、高技术素质、高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企业要为技术管理和技术开发设立专项资金,技术管理资金占企业管理费用的比例,各个企业有所不同,企业应按技术工作计划,结合企业实际,予以计列,不可遗漏。技术基础设施,除办公设施外,应有完备的材料试验室、技术资料室,适时更新购买适宜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技术参考资料、技术管理应用软件等。“绿色建材”就是要选择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要保证所用的材料为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材料。通常,人们对结构用料出于强度等危及建筑物安全因素考虑,重视的程度会高一些,而对材料的保温、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却有较少的考虑。另外对装饰材料往往忽略对放射性元素和甲醛、氮、苯、氡等有害物质或气体的控制,最终侵害使用者的生命健康。

2.4强化竣工阶段的质量检查 测定施工完成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特征和特性,把测得的结果及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对产品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判断。首先借助于计算手段进行测量与测试;其次要把度量结构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同时根据对比的结果,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最后决定被检查的工程是否可以验收,下一步工作是否可以进行,是否要采取补救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整个施工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要突出技术管理的连贯性,保证管理的每个环节的科学合理的进行与发展。同时在技术管理的工作中,还要注重对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断适应新的管理要求,保证技术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同时要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培训,并分阶段的进行技术总结,切实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伟贤. 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J]. 科技信息. 2009(11).

[2]郑才庆;对工程项目管理概念的延伸思考[J];中国市场;2005年28期

[3]彭卓晓.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J]科技信息, 2010,(15) .

[4]梁明芳. 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信息, 2010,(19) .

[5]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 重庆建筑. 2004年04期.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篇7

摘要:基于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考虑,主要就施工图纸会审管理、明确责任、项目施工阶段技术管理、项目竣工阶段技术管理等环节的全过程技术管理措施进行相关探讨,并对其工程质量控制手段进行简要阐述,以供同行参考。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hous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presents the related discussion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draft checking management, strict liability, project construction phase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oject completion phase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other parts of construc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and also briefly explains the methods for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ling. This papwe aims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colleague.

Keywords: hous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ling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概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相应的管理职能与科学方法,促进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实施与开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和设计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各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作,建立规范、系统的技术管理秩序,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技术规范和规程的相应要求,达到优质高效地完成整个工程项目施工任务的目的。通常,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确保工程项目整个建设管理过程能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规律和要求,确保各个分部、分项工程能按正常施工组织程序进行。(2)通过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不断提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能力,从而能不断加强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3)充分发挥施工技术人员及机械设备、材料的管理潜力和使用效率,在控制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提高经济效益。全过程技术管理措施:施工图纸会审管理理解整个项目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细部构造是施工图纸会审的关键。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招标完成后,要及时做好施工准备,尤其是组织委托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进行相应的施工图纸会审,整体把握设计单位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意图,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要求,施工单位也应及时提出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需要修改、补充的具体要求,通过各方协商,在满足建筑工程项目产品使用功能要求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补充。在施工图纸会审阶段,务必要通过熟悉设计图纸,查明工程项目建设场地的地质勘查资料、设计图纸说明等是否完整;查明建筑平面设计与结构施工图在几何尺寸、平面布置、标高位置等是否一致;审查建筑结构与其他各专业图纸是否有矛盾;工艺管道、电气管道线、预埋件预留设计是否合理等。明确责任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应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负有全面责任,其主要职责是能够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在充分理解业主单位要求及项目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把设计图纸反映的内容准确、完整地转化为现场实体建筑;同时欢迎负责测量和计算数据的复核,参与各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参与材料进场检验、半成品拌制施工的质量控制等。总之,凡是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问题和建筑成品的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都属于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应该参与、解决、控制和管理的范畴。项目施工阶段技术管理技术交底管理。项目施工技术交底对保证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均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部分隐蔽工程和特殊工序,更应加强技术交底管理工作,突出易发生质量事故的施工部位及其质量保障措施,以及对建筑材料、半成品性能指标规定,建筑基础施工技术要求;采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等所提出的新要求等。施工单位相关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向下级通过层层技术交底,使整个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施工工人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意图、施工要点和难点、质量控制要求等在施工过程中都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按合同要求和工期要求竣工并交付使用。程质量管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表现在建筑成品的材质、施工工艺及其维护保养要求等方面。在对重要分部工程,或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设计的分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成立相关的科研攻关小组,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施工过程中若因技术管理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不论其问题严重与否,都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谨慎处理并总结原因。工程进度管理与成本控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按照预定的进度目标,全过程执行施工进度计划。针对某些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进度,应及时调整好后续工程的进度和计划安排;应全过程掌握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及其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状态、材料供应情况等。对设有分包施工的建筑工程项目,应充分协调好各层有工序衔接关系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配合,确保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安全符合规范和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项目工期,降低投资成本。项目竣工阶段技术管理合理检验与评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①度量,即借助于取样试验、基础荷载试验等手段进行测量与测试;② 比较,即把建筑结构与国家规范及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分析;③ 判断,即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判定建筑是否满足相应的质量标准;④处理,即对被检查的建筑是否可以通过竣工验收进行评定。健全评比制度。评比制度要做到全面有效,不流于形式,要坚持扬优抑劣,赏罚分明,以达到不断提高施工质量的效果。对于包含有众多分部、分项工程的复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还应组织相应的施工总结会议,分析、讨论、总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推,解决方案和取得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技术评价,为后续工程积累经验。工程质量控制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从设计到施工、竣工的整个周期较长,为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各工序依测顷利进行,必须对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实施实时跟踪检查,落实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有: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必须把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放在工程管理的首要位置,坚决不允许为了赶工程进度或为了降低投资成本,违规操作甚至偷工减料;从工程项目进场施工到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都应安排相应的现场专职人员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做到有始有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应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确保能及时找到具体可行的技术措施。结语: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过程中,注重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对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应与各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控制,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所引起的技术问题等诸多因素相辅相成、协调一致,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够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管理概述 质量控制

Abstrac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at present stage, is the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pattern,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of people-oriented,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is is to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quality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它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相应的管理职能与科学方法,促进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实施与开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和设计要求,科学合理地组织各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作,建立规范、系统的技术管理秩序,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技术规范和规程的相应要求,达到优质高效地完成整个工程项目施工任务的目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保证了工程项目整个建设管理过程能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规律和要求,确保各个分部、分项工程能按正常施工组织程序进行。

1.2通过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能力,能不断加强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荫芽之中,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1.3充分发挥施工技术人员及机械设备、材料的管理潜力和使用效率,在控制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缩短施工工期,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二、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

随着施工项目管理在企业中逐步推广普及,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项目成本管理已成为施工项目向深层次发展的主要标志和不可缺少的内容,体现了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措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方案的制定比选)、经济(如核算)和管理(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和总和。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例如从项目中标、签约甚至参与投标活动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以至包括后期的养护管理,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

三、建筑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措施

3.1施工技术的准备

项目部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汇总,由总工办组织项目部及营业部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特点,提出具体的修正方案,报甲方及设计单位共同探讨,以达成一致,使得问题能够在进场施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项目技术人员在工程部及总工办的指导下,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顺序、主要项目施工方法、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降低成本措施、保证工期及文明施工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材料及机具需要量计划,施工平面布署及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配等。

3.2施工图纸会审管理

理解整个项目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细部构造是施工图纸会审的关键。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招标完成后,要及时做好施工准备,尤其是组织委托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进行相应的施工图纸会审,整体把握设计单位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意图,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要求。施工单位也应及时提出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需要修改、补充的具体要求。通过各方协商,在满足建筑工程项目产品使用功能要求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补充。在施工图纸会审阶段,务必要通过熟悉设计图纸,查明工程项目建设场地的地质勘查资料、设计图纸说明等是否完整;查明建筑平面设计与结构施工图在几何尺寸、平面布置、标高位置等是否一致;审查建筑结构与其他各专业图纸是否有矛盾;工艺管道、电气管道线、预埋件预留设计是否合理等。

3.3明确责任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应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负有全面责任。其主要职责是能够对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在充分理解业主单位要求及项目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把设计图纸反映的内容准确、完整地转化为现场实体建筑。同时负责测量和计算数据的复核,参与各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参与材料进场检验、半成品拌制施工的质量控制等。总之,凡是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问题和建筑成品的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都属于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应该参与、解决、控制和管理的范畴。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篇9

关键词:流程化;学习型;管理;团队;精品工程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我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按照 “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留有余地,逐步推进”的指导思想,立足“工艺装备先进,技术领先,厂容厂貌独具风格,体现工业旅游特色”的建设目标,对“实施流程化管理 打造学习型团队 创建精品工程”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

实施流程化管理必要性

我厂技术改造项目包含联合工房、锅炉房、生产生活配楼、污水处理站、出入库连廊及中转站、水泵房、垃圾中转站等7个建筑物的建设,总建筑面积达67588㎡,建设规模大。结构形式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排架结构、轻钢结构,形式多样。建设过程中土建安装、公用动力、工艺设备、安防消防、自动控制等多专业参与,综合性强。关键部位设计有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大跨度大空间网架,技术复杂。基于以上特点,为确保技术改造项目规范运作、高效实施,有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同时为打造优质、安全的精品工程,实施流程化管理非常必要。

实施流程化管理的方式

在技术改造项目管理过程中,以目标管理为前提,将技术改造项目目标管理与实施流程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制度、规范、标准等要求以流程化形式融入到技术改造项目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安全管理中,以项目的流程化方式贯穿整个技术改造项目全过程实施。确保技术改造项目规范运作、高效实施,有力促进精品工程的创建。

实施流程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层层分解目标,以流程化方式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技术改造项目是打造现代化企业的硬件基础,也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夯实生存发展的基础。为打造精品工程,我们决心把技术改造项目创建成规范工程、高效工程、精品工程和企业形象工程。从技术改造项目的报批到总体规划的论证,从工程招投标到合同的签订,从项目开工建设到项目竣工验收,我厂将技术改造项目的全过程纳入厂目标体系,列入目标考核,建立项目责任制,将技术改造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等,各方面目标要求进行详细分解,以流程化方式进行管理,确保创建精品工程的目标得以实现。如在项目开工初期,根据项目的特点,科学制定了项目实施总体目标、实施计划,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同时制作成横道图、节点图等贴挂标识。为管好建设项目,加快实施进度,确保技术改造目标的实现,成立了项目工程建设领导组、咨询组和工程建设指挥部,一名副厂长分管技术改造工作,任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配备中层干部5人,工程技术人员20人,设立土建、动力、工艺设备、自控、综合等专业小组,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机构。针对各小组专业特点,又分别制定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和各专业组主要工作职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土建、公用动力、工艺设备、自控等项目负责人,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制定技术改造项目工作台帐,细化工作职责、工作内容。最终通过流程化管理在各项制度、规范、标准中具体实施运行体现,用流程化方式强化技术改造项目目标管理,为创建目标得以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流程化方式实施项目过程管理

建立健全审批制度,规范审批流程

在扎实开展工作的同时,相关人员办事程序必须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相关人员都要严格按照制度、流程办事,从简单的问题入手,从基本的工作着手,用流程化在制度和规范中体现。具体讲,就是从招标文件的起草到招标文件的审批,从招标工作的进行到合同的起草、签订,从施工的前期准备到施工的过程管理,从材料进场验收到隐蔽工程验收,从项目竣工投产到项目整体验收等,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执行,用流程化管理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用流程化管理推动项目高效规范运作。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制定并实施了工作日志制度、工作月报制度、内部工作会议制度、工程项目文档资料管理制度、工程建设招标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付款制度、项目设计文件/图纸审查制度、项目技术交底制度、项目施工及工程签证管理制度、工程款支付程序、设计变更签发程序、技术核定单签署程序、动火审批程序、临时用电审批程序、印章适用制度等。

编制项目进度图,加强关键节点控制,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技术改造项目规模庞大,新工艺新技术应用较多,多专业联合作战,管理难度大。在建设初期,项目部便抽调精兵强将,翻阅大量资料,借鉴兄弟单位成功的、好的项目管理经验,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了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总进度图,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所涉及到的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单位招标、监理单位招标、项目实施及关键节点等一一进行了标注,明确完成时间,并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通过进度图的标识进行任务分解,制定奖罚措施,以流程化方式形成主动化管理,确保精品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加强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在技术改造项目管理中,保证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如何抓好施工质量,是技术改造项目管理一项重要内容。通常的做法是施工方施工,监理方例行监督,若把监督责任全权交给监理方,质量监督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会对施工质量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对监理方的再监督。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用流程化实现对施工方和监理方的施工管理,达到对工程质量管理的目标。具体做法是:在施工过程中,除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监督,重点做好材料认质认价、材料检查验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方案论证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监控:

一是方案论证:对于涉及结构安全及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方面,实施方案论证制度,在施工前,由施工单位报送施工方案,建设方组织有关专家对方案进行安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论证,在确保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才允许施工。施工期间,严格监督施工单位按照通过论证的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方案内容。

二是材料认质认价:材料的认质认价是对招标文件中的暂定价材料和施工期间由于发生设计变更而新增材料的价格确认,这类材料的特点是用量特殊、价值高、市场种类较多,在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价格差额较大。为了即能保证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优质优价,又能达到我方对材料品种、档次的要求,专门制定了材料认质认价制度,即施工单位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或批准的设计变更,首先提出材料认质认价申请,然后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报送建设方,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监理方三方代表及审计、监察部门人员共同到市场考察材料品种、质量及价格,最终以认质认价单的形式确认。

三是材料的检查验收:工程材料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做好工程材料质量管理是做好精品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施工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和美观,尤其是用于结构中的材料,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结构安全。为确保精品工程目标的实现,必须把好材料的检查验收关。施工单位购买的材料需由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图纸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等内容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对需要复检的水泥、钢材、防水卷材及重要部位使用的建材,由项目负责人、监理、施工方对每批次共同现场取样封存一同专业送检。在材料使用前,由建设方同监理一同对材料的品种、质量进行复检,防止材料错用或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对于建设方提供的材料,制定了甲供材料认证、接收、使用制度,规范了材料的使用流程。

四是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中,坚持关键节点、关键工序的现场核验。如在钢筋绑扎完成后,由施工方书面提出验收申请,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审计人员,依据施工图纸现场检查和核实。在影响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验收时,邀请市质量监督站人员参加检验,合格后确认,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五是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监控: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是主要环节。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前提下,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抓规范、按流程施工,在施工全过程和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中按工序流程进行控制,预防为主,消灭隐患,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打造学习型团队,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打造学习型团队的必要性

在流程化管理模式下,团队的组建、运作、流程设计和优化等,对每名员工都提出了高于职能化管理模式下的要求,员工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还要了解整个流程的情况;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从职能化管理向流程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其中包括流程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综合管理技能培训等,激励员工积极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在工作中学以致用。

打造学习型团队的方式

为提高员工综合管理能力,我们始终坚持全面开展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为强化目标管理、树立创建精品工程的意识,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初期,首先组织各专业人员到行业内先进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为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先后组织了安全培训、工程造价培训、招投标培训、各专业施工技术培训、项目管理培训、物流师培训、档案管理等培训,进行考核,合格上岗。其次,项目实施期间,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兄弟单位的示范点、样板段进行参观学习,进行优缺点分析,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打造学习型团队的具体做法

在打造学习型团队方面,我们主要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岗位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每年有针对性地组织内部培训,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培训,使各岗位成员适时掌握各种技能,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例如:为提高各岗位成员项目管理水平,分批次组织各专业组人员,进行了项目管理师、物流师的专业培训,为项目管理培养了一批综合人才。

二是坚持鼓励自学成才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大力倡导终身学习,促进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型学习转变。一方面鼓励优秀成员到院校继续深造,如参加成人自学考试、在职研究生学习等。另一方面,鼓励报考职业资格考试,通过学习来提高成员的综合管理水平。

三是坚持总结提炼与学以致用相结合。技术改造项目中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需要项目团队成员及时掌握其性能、特点、施工工艺,便于实施期间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为下一步施工做好知识、经验的积累。为此,鼓励成员利用书籍、网络、市场调察、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尽可能多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现场观察实践吃透关键核心要领,并以撰写论文的形式进行总结提炼。

学习效果及科研成果

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开展打造学习型团队的活动,取得了可喜的学习效果及科研成果:

一是学习效果。项目部5人取得造价员资格、2人取得一级建造师资格、3人取得高级物流师资格、9人取得项目管理师资格。

二是科研成果。在部级、行业刊物《建筑》、《硅谷》、《装备制造》上发表了“工业厂房压型彩钢板屋面施工要点及冬季冷凝水治理措施”、 “浅谈电子监控管理系统集成应用和发展”、 “称重装置的在线应用”、 “转盘振动喂丝机吸丝头改进”等论文共7余篇。

项目施工技术总结篇10

【关键词】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工程项目;经营管理;发展战略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建筑企业信誉乃至建筑企业存亡的问题。当今的建筑工程施工生产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建筑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1.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阶段);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建筑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提高管理水平对建筑企业经营好坏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决定着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工程管理水平,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又决定着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决定着建筑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工程项目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抓好项目工程管理,并不断提高其工程技术管理水平。

1.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式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工程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施工生产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工程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1.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项目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施工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2.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在各施工阶段技术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生产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在时间上可按照项目实施阶段划分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阶段等。每个阶段的内容如下:

2.1项目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建立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制定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岗位技术责任制;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制定“四新”项目应用计划;组织各类管理人员进行各类原始资料(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据调查分析资料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劳动力组织方案、设备布置方案、材料组织方案、工期优化方案等并据此编制出合理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审查图纸,参加图纸会审,并从方便施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合理化建议;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组织人员编制《施工安全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等安全技术方案;接受公司技术部门的技术交底。以上技术准备工作是施工准备工作的核心,对工程施工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必须充分收集各生产要素信息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2.2项目工程施工阶段在各工序、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编制、审核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方案,并确保方案经济合理性;对分承包方的技术、质量保证能力考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检查各技术方案的执行实施情况,对执行偏差进行纠正;对各检验批、分项、分部的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进行监督、检查、验收,特别是加强关键工序、隐蔽工序、“四新”计划应用产品的检查、验收管理,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对质量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并实施和复查结果,建立质量事故档案,追溯并提出预防措施: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工程变更并与其他参建各方洽商,形成正式的工程变更资料;参与重要施工方案、工程变更的经济技术分析;收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建立工程技术资料台账;对项目工程的各种检测、试验、计量、测量工作进行技术管理;

对涉及本项目工程的技术标准、规范、上级技术质量管理文件进行管理,及时识别、确认其时效,确保项目施工符合当前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施工过程、过程产品质量的动态控制,确保符合本项目工程质量计划的要求。

2.3项目工程竣工后阶段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其他各类技术管理资料的整理、归档;对“四新”应用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总结;对项目工程技术管理成效、施工过程中具体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获取经验和教训,提出新问题和建议;如果施工技术有了较先进的突破和创新.还应整理相关资料做建筑企业标准编写的准备。通过本阶段的总结可以使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得到积累和升华,这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两个PDCA循环之间的衔接阶段,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

3.建立健全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和管理策略

3.1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3.1.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3.1.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1.3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3.2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点主要以下几点:

3.2.1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建筑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施工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2.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

3.2.3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建筑工程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

3.2.4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我们现在有些建筑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才能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现代建筑企业对项目工程的技术管理给予必要的重视才能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用,使技术管理为项目工程施工过程提供技术、质量力面的保证。项目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建筑工程项目部内部的努力,也需要公司层面的管理机构大力支持,才能实现建筑企业管理优化,最终实现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慕容洋洋,江山,苏宁.加强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推进建筑企业经济发展战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31-33

[2]吴俊贵,苏华,金山.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在施工生产中的科学应用研究[J].时代建筑,2015(3):33-36

[3]龙官保,龙能.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J].建筑经济,2015(3):51-53

[4]南文山.超越传统经营战略,创新现代铁路工程建设理念[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5):70-72

[5]郑拥军.优化建筑施工技术降低建筑能耗[J].建筑知识,2014(7):67-68

[6]梦媛,文杰.建筑工程项目基础管理,提升施工生产管理[J].建筑技术与开发,2015(3):98-99

[7]张云坤.论建筑设计造价控制理论[J].广东土木建筑,2014(4):66-68

[8]龙江山,胡梦梦.现代建筑项目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81-83

[9]陆建胜,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财富,2014(6):87-89

[10]唐菁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1-58

[11]胡文发,何新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93-97

[12]殷其松,殷富广.现代建筑企业竞争力提升要素[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3):20-22

[13]范德明.企业竞争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3-109

[14]龙洋,宁南.现代建筑企业责任管理五个阶段的演变与启示[J].经济研究,2013(3):31-33

[15]文杰,崔晓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8):22-23

[16]尹继之,华山.内需拉动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J].商业经济.江苏商论.2014(9):98-99

[17]王韶龄,苏威.谈入世后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提升[J].冶金经济与管理入世对策[J].2014(1):33-35